上周,新浪家居联合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天花吊顶材料分会,共同发布了一份报告,关于2018年天花吊顶行业的发展调查。报告中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,2018年中国天花吊顶行业年产值达403.3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5%,从整个市场分析来看,天花吊顶市场的占有率增速正在减缓。
从飞速增长到疲软,2018吊顶行业发生了什么?
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。在家居这个超4万亿的大盘子里,吊顶行业的规模可以说是有些迷你。纯天花板设计的传统吊顶行业虽早就存在,但近年来被划分到整装、定制领域的集成吊顶则是一个在2004年才出现的新兴产业,行业起步较晚。
而事实上,随着近几年全屋定制的兴起,集成吊顶的厨卫市场规模曾持续扩大,一度成为建筑材料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子品类之一。在2012年到2016年这个区间内,全国集成吊顶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一度超过20%。业内人士甚至大胆预言,到2020年集成吊顶将释放2000亿的市场空间,加之向其他品类的拓展,最终天花吊顶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。
而2018年天花吊顶行业的数据却在告诉我们,吊顶市场的占有率增速正在降低。2018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家居卖场累计销售8394.5亿元,同比下降22.80%,家居建材行业大盘的由盛转衰对吊顶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。
另一方面,房地产高增长的红利期已经远去,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,从环比看,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持平;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.2%,降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二手房,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,均呈现下跌态势。房产行业的疲软直接导致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势头,也给吊顶行业带来很大冲击。
除去外部大环境的影响,行业本身的模式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战。无论是粗放的“促销爆破增量”还是淡薄的品牌建设,都已经不在适应当下市场的发展。
去吞并还是被蚕食,吊顶行业何去何从?
市场疲软、行业面临危机,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的还是活在市场竞争中的品牌。以2014年首发,成为吊顶行业第一股的友邦吊顶来说,早在2016年就通过非公开发行507.19万股,募集到3.36亿,用于百步工业区集成吊顶生产基地扩建项目,计划于2019年6月完工。友邦的这一步棋,意在为“顶上电器”的研发铺路,未来将形成以吊顶为主轴的产业生态链。
实际上,集成吊顶刚诞生时,仅仅被应用于厨卫空间。而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,消费者购买链的上游对下游的整合成为一种必然。集成吊顶很快就吞食了厨卫空间的照明。在未来,全屋吊顶成为主流之后,很有可能灯饰城将不再存在。家居照明也许会被全屋吊顶这个上游完全取代。
另一方面,不少LED照明企业在集成吊顶领域早就开始着手布局,如飞利浦、欧普照明、雷士照明等,利用自身的品牌知名度,带动作为副业的吊顶领域。
不仅如此,顶墙一体化也已经成为了吊顶行业的大势所趋。由于集成吊顶和集成墙面在家装过程中的关联度较高,不少企业将两者合二为一,既能提高客单价,又能帮助消费者实现统一风格的装修。友邦、鼎美、楚楚等品牌早就开始这方面的布局。
因为集成吊顶的本身属性也是定制,而且核心模式仍然是定制家居领域公认的C2B模式。索菲亚、尚品宅配等一些做定制家居的企业也正在布局集成吊顶。这样一来,涉及吊顶的硬装节点以后很有可能实现全过程的整合,促成整装的真正实现。
事实上,目前集成吊顶生产企业上千家,大量企业为区域性品牌,友邦、鼎美等一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高,行业集中度较低,一线二线品牌市场集中度不到20%。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又比较大,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,眼下的局面利好龙头企业。
从产业趋势上来说,吊顶行业与墙面、照明、全屋定制正在进行飞速地融合,走向大家居的联合;从行业趋势而言,集成吊顶行业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,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,弱势企业和弱势品牌将在竞争中被不断淘汰和整合,优势企业愈加强大,行业发展也将更加成熟。
3000亿的市场规模还有望吗?
尽管过去一年,行业的局势并不那么乐观。但对于吊顶行业来说,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翻身。
一是集成吊顶在厨卫领域的渗透率还不高,仅仅有20%,上升空间较大。不仅如此,眼下的三四线城市仍以传统吊顶为主,而城镇化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点。行业若能调整市场布局战略,做好渠道下沉,不论是在家装还是工装领域,都能找到新机会。
二是新时期的地产将为行业提供更多中国式机会。虽然地产的增速放缓了,但长租、精装、全装修、装配式装修等领域将促成全装修市场的扩容。2018年中国住宅精装修市场规模超200万套,三四线城市规模超50%,全国各城市逐级涉及精装修项目。中国住宅精装市场发展呈现持续增长、城市下沉、渠道整合、多元化等特点。2019年,新房精装房比例有望提升,建材企业更为受益。
三智能家居有望成为加速赛道。集成吊顶若能在未来五年内占领智能家居高地,提高功能模块,实现统化、智能化水平,如声控、红外控温、背景音乐智能系统等,就等于掌握了家居行业的主动权。(文|新浪家居赵晨)